学会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工作 > 学会动态 > 学会要闻 > 正文

第八届智慧财经与制造服务业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慧财经专业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5-11-05


10月17日—18日,第八届智慧财经与制造服务业论坛在成都成功举办。论坛面向“十五五”,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任务,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新技术引擎:赋能‘双高’建设与制造服务业新生发展”为主题,适应智能化创新需求,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路径。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务委员会主任谢商华出席并致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何秀超作主旨报告。论坛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花景新,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华主持。

陈昌智在致辞中阐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战略价值与发展路径,并提出四点要求:一是锚定战略方位,把握其使命价值;二是聚焦关键领域,构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协同格局;三是激活引擎动能,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产业与教育生态;四是坚持开放创新,贡献中国教育智慧与方案。他强调,应加快技术创新与产教融合双轮驱动,让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

谢商华在致辞中表示,智慧财经与制造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驱动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职业教育必须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提升适配度和贡献度,为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要加强交流合作,凝聚共识,携手共进,共同探索财经赋能产业升级的新路径,书写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篇章。

杨志明通过在线作《AI赋能智慧财经与制造服务业人才高质量发展》特邀报告。报告提出了三大人才趋势:人才需求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新增技能人才供给趋紧、“网生代”成为新业态就业主力。他呼吁建立“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推动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何秀超在《人工智能构建中国职教高教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格局》的主旨报告中,从新机遇、新挑战与新改革三个维度阐述AI对教育生态的重塑作用。他表示,AI在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破解实训难题、推动专业交叉融合等方面创造历史机遇。面临教师数字素养不足、教学内容与产业迭代脱节、数据孤岛制约技术效能等挑战,他提出实施教师AI素养跃升计划、推进课程体系数字化改造、构建智能教育数字基座等改革建议,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杨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高工毕超、北京智谱清言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知行、中联企业管理集团首席技术官董甫耸分别作主题报告。四位专家的报告从批判反思到系统建构,从技术落地到教育重塑,共同勾勒出人工智能赋能财经教育与行业转型的清晰路径,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充分体现了“技术赋能、教育为本、价值引领”的融合导向,也为与会者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系统框架与实施路径。

本次论坛发布了由学会指导、倾力打造的“破晓”人工智能智库成果,寓意以“AI超脑”开启人类智能发展的新纪元。

论坛还围绕“对接‘新双高’建设,高质量方略与创造性实践”、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两大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论坛同期,召开了智慧财经专业委员会2025年度工作会议,发布2025-2026年度《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垂域深度应用》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启动信息、2025年度两项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以及《高职业财数据应用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等智库建设工作成果。举办了制造服务业与四川省职业教育创新成果展,并组织观摩了四川省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

本次论坛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联合主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慧财经专业委员会、数字商务专业委员会、职业教育现代装备专业委员会、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中国互联网协会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全国制造服务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智慧财经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数字财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数字商贸流通与现代服务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数智化财税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数字工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联企业管理集团联合承办,中国教育电视台、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作协办支持。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本科院校、职业院校代表、企业届代表约300人出席会议。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

Baidu
map